作為占據整個餐飲行業三分之一份額的團餐市場,變革有4個方向:①爭取激烈競爭的下游市場;②搶占尚在發育的上游市場;③打造真正過硬的中間環節;④培育覆蓋全業態的生態模塊。
圖片來自網絡
餐飲行業是一個生態圈式的市場,在這個鏈條上、中、下游里有很多位置可供餐飲人選擇。對整個行業來說只要能腳踏實地,把產品做實做好,就完全可以在萬億級的餐飲市場中分得一塊蛋糕。作為占據整個餐飲行業三分之一份額的
市場,如何在群雄并起、豪強林立市場保持龍頭地位,占據團餐市場生態鏈的有利位置,實現百年企業,打造中國SYSCO的偉大夢想呢?
當前餐飲市場中較繁榮的部分是下游市場。下游市場直面消費者,是整個餐飲鏈條的終端,也是較容易被看見,較可能擠得頭破血流。隨著網絡發展,懶人式的經濟持續發酵,終端的美食市場進一步擴大,自然而然這個體量巨大的市場主體贏得了很多嗅覺敏銳的餐飲人青睞。前期的超級繁榮不斷吸引著資本的**進入,餐飲人無節制的擴張,經歷爆發式增長后,餐飲市場進入了穩定階段,大的格局已然形成。團餐市場是餐飲市場中**一塊未被充分挖掘的**,如何在現有格局中占據**優勢,就必須創造一個能夠**團餐市場發展,實現可以快速擴展,迅速占領市場份額,**舊有的團餐商業模式。
團餐的優勢在于穩定和封閉,但劣勢也很明顯,一是必須搶山頭,從原來的經營者手里硬性競爭,甚至不排除采用非常規手段,這與當下大形勢和互聯網經濟模式都有點漸行漸遠;二是團餐資源浪費太大,晚餐、周末處于閑置狀態,人力資源、場地資源都是極大的成本空耗,長此以往必然在與以快捷節省為優勢的網餐的競爭中敗下陣來!而團餐的真正出路在于做好平臺,利用現有的全產業鏈和質量保證體系(這是網餐的軟肋),變攻城掠地搶客戶為搭建平臺引客戶,變等客上門為送貨上門,變單一團餐為網絡團餐,實現互聯網時代的團餐模式轉型發展!
但當前團餐市場大多數團餐企業,都未注意到在團餐市場中消費者對團餐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提升滿意度,形成好的口碑,是黏住甲方**的**。一方面大量的開辟新的單位,一方面又因為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造成不良影響而失去市場,造成了市場開發難度增大和資源浪費。
打造下游生態的另一個突破點應該是生態系統對甲方的黏性。隨著黨和國家一系列政策的**和貫徹落實,市場開發和運作正朝著規范化和標準化進行。這就要求團餐企業持續關注甲方的痛點,而甲方的痛點在哪兒呢?除了消費者的滿意度,甲方還希望通過餐飲保障強化企業文化,增強員工的忠誠度;希望能夠真正掌握本單位就餐的實際情況和餐飲中心的真正運行狀況;希望能夠通過一系列爆品的出位在互聯網領域引起關注,從而提高本單位的關注度。
從滿足甲方的需求入手,利用計算技術和大數據技術,分成大學、中學、企業、**等不同類型,量身為甲方提供監測本單位餐飲保障狀況的工具。使得甲方能夠利用生態平臺提供的工具監測本單位顧客滿意度、餐標變化、餐飲中心經營狀況等,甚至可以在顧客的評論中提取本單位人員的思想狀況等等。這樣,就可以將甲方緊緊吸附在平臺周圍,保證了甲方的黏性,大大減輕市場開發的難度和資源浪費。
提高餐飲企業保障能力是經營下游市場的核心**。一是開發出適合團餐保障的爆品。好產品是保持顧客忠誠度的根本保證,特別是在競爭環境下獲取經營優勢的**途徑;二是提高餐飲企業經營能力。開發符合團餐企業特點的個性化保障軟件系統,借助大數據系統進行調研、預測、決策。
餐飲市場有一條完整的生態鏈,牽一發而動全身。餐飲市場的大繁榮肯定會拉動餐飲鏈條中的其他部分,而作為餐飲較上端的食材供應肯定也會得到發展。恰恰相反,整個鏈條的起始點的供應環節被大部分餐飲人忽視了,餐飲人都盯著那塊看得見的蛋糕,殊不知蛋糕之下也是塊美味。上游主要是供應方市場,包括原料供應和食材加工,再細分下來還包括主食、配菜、調料、烹飪等大的方面。這其中需求關鍵點是食材的新鮮性、安全性以及送達的及時性,所以對采購地、物流配送、倉儲都有較高的要求。
打造供應鏈是當前規模以上餐飲企業的一個核心痛點。人員、場地、倉儲、運輸,每一個環節都是燒錢的環節。供應鏈經營難度非常大,但并非沒有解決的辦法。在供應鏈環節,流量和密度是供應鏈環節能否盈利的根本環節。據調查,團餐市場是剛性需求,有2億多的團餐消費者,如何整合這個剛性需求是我們較需要思考的。每一個區域,都有數家規模以上的團餐企業,聚合這些團餐餐飲中心的采購需求,是供應鏈能否成功的根本保證。能夠聯合當地的其他團餐企業甚至中小食堂,流量和密度的魔咒就將迎刃而解。
在團餐領域,上游和下游之間連接的是餐飲中心。如何打造過硬的餐飲中心,如何通過打造過硬的產品和品牌占領團餐市場,是平臺將來能否生存的根本所在。過硬的產品、技術和服務是擴大市場份額利器。
平臺僅僅是技術和理念的體現,正確的商業模式是平臺成功的關鍵,真正瞄準客戶的痛點做文章,每一個餐飲中心,每一個檔口,都能夠圍繞客戶體驗,關注產品、技術和服務,在色、香、味、形、器上下功夫,在客戶體驗上下功夫,在氛圍營造上下功夫,就一定能夠成功擴大餐企的市場份額。
放眼我國團餐市場,是餐飲市場中發育較不成熟的市場,卻又是競爭較激烈的市場,群雄并起,逐鹿于神州大地的每個角落。由于大多團餐企業的經營者自身素質和眼界的**,沒有意識到或者沒有能力組建團餐領域的生態鏈。造成除了餐飲中心的激烈競爭外,周邊的包括法務服務、標準咨詢、人員培訓、精細化運營等配套生態服務型組織發育較晚,市場基本上還處于一個低水平的位置上。因此,大力培育團餐配套服務型組織和機構,將是團餐產業的另一個贏利點。知易行難,如何高起點打造這些組織是擺在我們面前的艱巨課題。